于正心:1935年出生,1984年任原 科研所所长、副所长、项目总设计师,1998年退休,返聘到2004年,2005年正式退休。
陈 豪:1935年出生,曾任原科研所室主任,主任设计师,1993年退休。
记者:您二老的老家在哪里?
于:我是山东人,逃难到了武汉。
陈:我的原籍是浙江绍兴,后来父亲来北京工作,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,我们家逃难到贵州再到武汉。我们在武汉上的中学,后来都报考到北京上大学。
记者:来包头多少年了?
于:1958年从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(原来叫北京工业学院)毕业后来到包头工作。包头拍的微电影《爸爸妈妈的橡树》,我们俩是原型之一。
记者:您觉得现在的包头变化大吗?
于:内蒙古成立7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我们到447工作到现在快60年了。北重集团建厂63年的发展就是内蒙古发展的一个缩影,我们是见证人、也是亲历者、更是践行者。我们厂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、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。我们当时也是奔着这个来的,就是奔着强军强国的信念和理想来的。
记者:你们是不是赶上了国庆十周年阅兵,阅兵上,有我们的产品吗?
陈:有,100毫米高射炮,批量不是太大,57毫米高射炮生产的相对多一些。
于:我们1958年来到包头,同时分到了447厂科研所,当时负责57毫米高射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和生产。1959年苏联专家来了,我们就跟着苏联专家学习。到60年的时候苏联专家都撤走了。洋拐棍没有了,57毫米高炮的随动系统、自动控制系统就全靠我们自己来完成研制和生产。当时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,比如要把所有苏联的元器件、电机,所有的过程都要变成国产化,到50年代末该产品定型完成,自主生产。
记者:当时的条件是什么样的?
于:因为条件有限,我们当时在16号厂房地下室里一间小屋子里自己设计安装试验台,进行试验调试。
记者:为什么要在地下室搞试验?
于:因为厂房上面要生产,没有空间。当时地下室没有天窗没有盖,风沙特别大,一刮一地的沙子;下雨天雨水都淋进来,又一地的泥,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产品攻关,最终把问题解决了,后来这个产品又进行了改进,进行了援外,出口到很多国家。我的老伴还作为专家到苏丹给外国人讲课。
记者:记得您说过“从三个产品看工厂变化”,是哪三个产品呢?
于:第一个产品就是完全按照苏联提供的设计和工艺,第二个产品是双57舰炮,放到了国产的军舰上,和第一个产品对比有很大进步,利用原来产品火炮身管自动机核心技术,把单管变成了双管,把陆地的牵引炮换成了舰上用的。因为舰炮有一些特殊的要求,加上了水冷、自动供弹系统。60年代,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海军炮,这在当时是我们国家急需的。后来我的老伴从设计所调到了分厂,专门就负责这个炮的生产,随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。而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,第一次把晶体管用到了产品上(原来是电子管),在70年代当时是很先进的。
第三个产品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了。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,上了一个“8910工程”,这也是一个新的产品。当时在70年代、80年代的时候,苏联在我们北方屯兵百万,在蒙古、新疆一带,他们装备了先进的“特72”坦克,当时我国没有一种火炮能够打穿它。怎么能对付它呢?兵器工业集中优势,研发12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。当时工厂领导全权交由我作技术上的负责人,因为我是科研所副所长。
该产品在1984年底研制出样机,1985年4月29日在北京南口靶场由我指挥进行了设计表演试验。5月6日,中央军委主要领导杨尚昆、杨得志等去看了射击试验结果,看了录像、看了打穿的靶板,当时就决定搞一个方队参加国庆40周年阅兵。到1985年6月就正式列为“8910工程”,后来经过3门样炮的研制成功和千发炮弹的试验,经过严格的考核在90年设计定型。虽然89年40周年这个产品没有阅兵,但是在国庆50周年出了一个方队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。该产品完全由中国自己的技术研制成功,定型后正式装备了部队,填补了我国大口径反坦克炮的空白,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这个奖项是相当高的。我也立了一等功,“8910工程”还获得了兵器行业的特等奖。12月份又到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奖状。这圆了我的一个强军强国梦。
记者:您退休后做什么?
于:退休以后我们干了两件事。第一件事就是不忘初心。当时党委宣传部的领导说北方兵器城陈列着那么多的产品,没人能说得清楚,希望我们俩做一些科普讲解工作。所以我们俩编了一本书叫《战神火炮》,另外把兵器行业的一些有关知识在《北方重工报》上进行了发表。第二件事就是应工厂、街道、关工委、包头市的邀请,被聘为宣讲团成员,宣讲兵工历史,讲甲午战争、抗日战争、长征,还有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。我们常采用我讲、老伴唱歌这样的形式,是想通过我们的宣讲,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
编 辑 远 蓬